配资服务平台 4月断粮在即?军费暴涨,乌靠 “偷” 俄资产续命,踩中美欧红线?

近期,外媒披露乌克兰其现有资金仅能维持运转至2026年4月配资服务平台,生死关头泽连斯基签署法案大幅追加军事开支,试图以“放手一搏” 的姿态扭转颓势。
冻结的俄罗斯资产被寄予厚望,成为资金筹措的核心来源。
在西方援助不确定性加剧、国际社会立场分歧严重的背景下,这场孤注一掷的尝试能否为乌克兰带来生机?
乌克兰最后的机会
泽连斯基的军费加码决策,本质上是对当前战场与财政双重困境的应激反应。
当地时间周二,乌克兰议会通过的军费追加法案,将2025年国防总支出从最初预算的527亿美元提升至707亿美元,这已是今年第二次大幅扩军。
7月时该国已增加约99亿美元国防拨款。此次新增的78亿美元军费,被外界解读为乌克兰准备长期作战的明确信号。
展开剩余82%当前顿巴斯地区的拉锯战进入僵持阶段,乌克兰军队面临武器装备消耗过快、兵力补充不足的难题。
据北约内部评估乌方每月弹药消耗量达到战前的10倍以上,而西式装备的维护与操作培训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。
但问题在于这笔紧急追加的军费,真的能顺利到位并发挥作用吗?
乌克兰议员明确表示,此次军费增量的主要支撑来自与冻结俄资产相关的收益。
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西方累计冻结俄罗斯约2000亿欧元的主权储备资产,其中大部分由比利时托管。
从法律层面看这一举措已突破国际惯例,此前即便在冷战时期,西方也未大规模动用他国冻结的主权资产。
国际法学专家指出据《联合国宪章》和国际主权豁免原则,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没收他国资产涉嫌违反国际法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实际可动用的冻结资产收益规模有限,俄罗斯早已通过调整外汇储备结构、推动贸易本币结算等方式降低了资产冻结的影响,乌克兰想依靠这一渠道填补军费缺口,恐怕难以如愿。
财政深层危机
缺钱进一步放大了乌克兰的生存焦虑。
当地时间周三通过的2026年国家预算草案,暴露了其经济的极端脆弱性,全年预计支出1140亿美元,收入仅680亿美元,赤字率超40%。
更严峻的是草案明确所有税收收入将全部投入军事领域,教育、医疗等民生开支完全依赖外国援助。
这意味着乌克兰已沦为 “战争经济体”,而外部援助的稳定性正持续下滑。
美国国会长期搁置对乌援助法案,欧盟承诺的援助也多次延迟发放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评估显示,若外部援助中断,乌克兰将在3个月内陷入全面经济崩溃。
为破解资金困局欧盟提出的1400亿欧元 “赔偿贷款” 方案被视为关键抓手,该方案以俄罗斯海外冻结资产为担保,折合美元约1630亿美元。
但这一倡议自提出之初就陷入重重阻力。美国明确拒绝加入理由是 “存在市场稳定风险”,引发新兴市场国家对资产安全的担忧。
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的警告更直指核心:没收他国主权资产会严重损害欧元的国际信誉,可能导致各国央行减少欧元储备。
欧盟内部也分歧严重,匈牙利等国担心引发俄罗斯的报复性制裁,影响本国能源供应。
俄罗斯的态度异常强硬,多次将动用其资产的行为定性为 “盗窃”,并威胁采取包括切断能源供应、制裁欧盟企业在内的反制措施。
这场围绕资产处置的博弈,是否会成为俄乌冲突外溢的新导火索没人能够定性。
俄乌冲突国际角力
欧盟近期达成的新对俄制裁方案,进一步瞄准俄油气进口和企业实体,试图从经济根源上削弱俄罗斯的战争能力。
但制裁的反噬效应同样明显,欧盟多国面临能源价格上涨、工业成本增加的压力,部分国家已开始寻求规避制裁的贸易渠道。
俄罗斯则通过与亚洲国家深化能源合作,逐步抵消了西方制裁的影响,2024 年俄油气出口收入同比下降幅度已收窄至 5%。
随着乌克兰获得更多西方先进武器,俄罗斯也加快了新型装备的部署节奏,双方在技术和资金上的比拼进入白热化阶段。
越来越多的国家呼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冲突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多次强调,军事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呼吁各方回到谈判桌前。
部分中立国已开始积极斡旋,推动建立多边调解机制。
尽管乌克兰正面临严峻的资金与安全挑战配资服务平台,但和平解决的希望从未消失。
发布于:湖北省利鸿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


